2024年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发布
《2024年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》由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嘉信理财联合发布,通过对10417份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研,从六个维度评估中国居民金融素养,分析其与投资行为的关系,并提出提升建议。1. 总体概述:2024年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为71.8分,较去年提升,各维度得分差异缩小。地区差异逐渐缩小,上海连续三年排名第一,湖南省和湖北省排名上升。常见金融行为参与度逐年提升,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居民素养更高。多元化投资意识有所提升但仍不足,且与金融素养正相关。女性在财务规划和安全与保障维度表现突出,仅半数受访者有长期财务目标,青壮年群体需加强。金融素养对个人养老金开户和购买比率有积极影响,且影响投资决策依据选择,低素养者更依赖社交媒体和销售人员引导。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,但消费者权利与责任维度需重视。
2. 各维度代表性发现:货币与银行维度,复利认知提升,存款保险制度理解不足;收支与信贷维度,信贷参与弱,收益计算表现提升;储蓄与投资维度,对投资产品风险理解提升,打破刚兑概念普及待加强;消费者权利与责任维度,对投顾认知更清晰;财务规划维度,养老准备意识提升,长期规划仍需加强;安全与保障维度,金融安全保障意识提升,“一老一少”是短板。
3. 居民金融素养与投资行为的关系:证券投资者金融素养全面领先,金融实践能力突出,群体分布与全国居民样本不同。投资实践经验可缩小不同教育背景人群的素养差异,金融素养对投资者持仓时间、多元化配置有积极影响,且素养较高者博彩偏好相对较轻。
4. 建议和展望:政策上,多方应协作打造立体化提升体系,重视金融素养和行为的关系,增加实践教育内容,为重点群体定制教育内容。以个人养老金制度为抓手,推动金融机构宣传长期财务规划,提供投资工具降低配置门槛,借助投顾业务提供专业服务。中国已进入居民金融素养提升重要时点,需各方合力,通过持续调研为相关方提供决策参考,推动金融普惠和民生福祉实现。
页:
[1]